close

華裔媽媽講述:英國私立小學教育都看重啥

新浪2018國際學校擇校巡展將於3月-4月,在北京 、上海 、廣州 、成都 、西安啟動!點擊[新浪2018國際學校擇校巡展]搶票!

中國的父母向來重視孩子的教育,即使到瞭海外也毫不松懈。本文作者旅居倫敦十多年,為瞭孩子上學也買過學區房,也在公校和私校間糾結選擇,真可謂用心良苦。英國的私校小學教育看重的是學習的高級階段,即分析、評估和創造,教育者視孩子為個體,目標是為瞭培養更好的人。

中國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舉世聞名,在國內打拼的父母自不用說,即便是海外華人父母,對子原木餐桌訂做|原木餐桌訂製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是其他族裔能比擬的。

旅居倫敦十多年。兩年前,為瞭兒子能上更好的小學,我們決定搬傢,在倫敦東南部買瞭“校區房”,隻因這旁邊有一所質量好的小學。

小學是公校,適合我等工薪階層的華人傢庭。除瞭華人,住宅區附近也有不少印度傢庭。在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上,也許隻有他們能跟華人傢庭一比高下。

小學口碑好原木桌板批發|原木桌板批發工廠,自然吸引瞭不少傢長[微博]。英國小學公校,每班人數最多30人。我們在兒子要上一年級時搬到這裡,雖然符合就近入讀的條件,但班級人數已封頂,我們隻好排隊等候。

如何等候、以及如何兒子運氣不錯地按時入學瞭,在這兒不必細說。想說的是兒子讀完二年級之後的事。

圖片來源於網絡

但求更好

按理說,一個不錯的英國公校小學,不用交學費、一周一次作業、兒子每天高興得樂呵呵的,應該心滿意足。

怎奈咱們是華人傢庭。妻子看見兒子所有學科都是優秀,旁邊還打上一括弧(GD),意思是建議“Go Deep”(往深裡鉆),妻子突然覺得兒子在這公校“吃不飽”啊,得另尋高就。

於是,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報考瞭離傢近的當地最好的私校。報考前我心裡就打鼓——不是擔心兒子考不上,是在糾結“擺著質量不錯且免費的公校不上,硬要考私校,而且還是小學,值得嗎?”

兒子一考中的,被錄取瞭。對華人傢長來說,哪有孩子有能力,傢長拖後腿的?即便學費不菲,也咬牙上吧。

怎麼學?

原木桌板台北|實木桌板台北 本文不是討論小學是否該上私校,這是仁者見仁、智者見智的話題。在此,僅討論我的一些心得。

開學第一天的傢長會,我們一幫傢長就被兒子的班主任領到教室,教室不大,大約五個大桌子,畢竟全班才18個人,一個桌子圍坐幾個學生也夠瞭。

老師給我們這幫傢長“上課”,滔滔不絕,一個小時,口才著實不錯。我沒怎麼做筆記,相信如果是好的內容,我自然記得住。

老師畫瞭一張表,將學習的不同階段從低往高分為記憶、理解、運用、分析、評估和創造(remembrance, understanding, application, analysis, evaluation and creativity),她把頭三個階段(記憶、理解和運用)畫在一個圈裡,表示這是學習的初級階段,很多學校的教育就在這三個階段停止瞭,餘下的就是不斷重復。

而他們學校更看重的是後三個階段,即分析、評估和創造,用老師的話來說,是“高級階段的學習”。

這讓我想到瞭我的教育,當初老師一再強調要理解後運用,當時覺得能做到這點,就很“牛”瞭。畢竟,如果能“用”瞭,不就說明把知識掌握瞭嗎?

多年海外生活,也在思考中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脫節和差異,也在不斷面對“你們中國人考試讀書那麼厲害,怎麼沒啥諾貝爾獎得主”的問題。

的確,掌握知識並非意味著能用知識去創造,創造或許是最高層級的學習,但也是基於獨立思考的分析和掌握體系後能進行判斷,而這是學習的前三個階段所沒有涉及的。

中國的題海戰術,並非不好,但是僅停留在學習的初級階段,做十題、二十題就掌握瞭,但如果做上一百題,其提升的效果並非那麼明顯。更重要的是,這種戰術擠壓瞭後半程高級學習階段的空間。

好為人師

孩子都是好為人師的,兒子每每學到新的技能後,就迫不及待地要在我面前展示。有人認為這是不踏實的炫耀,但倘若加以疏導利用,則對孩子學習成長大有裨益。

也是在那次傢長會上,老師引用瞭愛因斯坦的一句話“If you can‘t explain it simply, you don’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。”(如果你不能簡單地解釋它,你就還沒有很好地理解它。)

於是,老師的建議是讓傢長在孩子面前裝著不懂,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學瞭什麼,然後要孩子來教你。如果孩子能說明白清楚,就說明他掌握瞭知識。

私校校長是個和藹健談的人,他說這裡的培養把孩子當作“個體”來看待。我以為是官話,直到有一天跟他談兒子需要坐校車回傢的安排時,老校長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把兒子上的課外活動課一一告訴我,這讓我刮目相看,因為連我自己都沒弄清楚兒子哪天報瞭哪些課外活動,當他問我“是這樣嗎”,我尷尬地說“我回頭再問問孩子他媽”。

當然,並非是說私校就好,就會一帆風順。開學頭一周,校車的接送出瞭些問題,弄得兒子精神壓力大,老擔心放學不知上哪趟車,也不知道車到底去不去離傢近的那一站,還擔心萬一司機不知道停哪站咋辦?這對七歲多的孩子來說,是天大的事。我也納悶:“不是說瞭把孩子當個體對待嗎?”

不管怎樣,兒子一同班同學的老爸幾十年前也是這所學校畢業的,他跟我說:“放心吧,兒子到十歲的時候就會成為一個知書達理、有責任感的小男子漢瞭。”

我聽瞭,釋然。無論公校私校,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加重要。

本文轉自《口袋傢校》的新浪博客,點擊閱讀原文。

小編註:本文為轉載文章,觀點隻代表作者本人,不能代表新浪立場,新浪尊重原創。

國際學校擇校巡展商務合作請聯系尹老師:010-58983664

如何上國際學校

責任編輯:實習生張雅靖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hfdr37517 的頭像
    nhfdr37517

    孔融的預購清單

    nhfdr375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